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

川农学子走进泸州老窖:访国窖广场,看川酒防伪新风貌

川农学子走进泸州老窖:访国窖广场,看川酒防伪新风貌

作者:廖宇轩

产业兴则百业兴,产业强则经济强,而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资产,是一种十分重要的经济资源,对于一件产品来说,更是不可或缺。防伪,就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体现,是保障产品质量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利益的驱使下,市场上假冒伪劣产品日益横行,给人们的生活乃至生命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为了企业自身的利益更为了消费者的权益,面对无孔不入的造假者,酒企们在防伪包装的研发上不断推陈出新,为捍卫自己的“品牌”而战。

泸州,古称“江阳”,别称酒城、江城;位于四川省东南,东与重庆市和贵州省接壤,南与贵州省连界,西与云南省和四川省宜宾市、自贡市相连,北接四川省内江市和重庆市;泸州酒色泽无色、清亮透明,无悬浮物,无沉淀;香气具有浓郁的己酸乙酯为主体的复合香气;口味窖香幽雅,绵甜爽净,香味谐调,余味悠长。据清《阅微堂杂记》载:“元泰定年间,泸州始有脱颖而出者,郭氏怀玉也。十四岁学艺,四十八岁制成酿酒曲药,曰:‘甘醇曲’⋯⋯”。大曲的首次出现至今近700年历史,而泸州悠久的酿酒制曲文化也成为泸州老窖最大的酒文化底蕴。

为了解学习泸州老窖的防伪方式,并将学习成果融合运用于帮助泸州合江县当地乌鸡养殖户进行防伪宣传,本次团队前往四川泸州通过对“泸酒”的防伪方式进行调研、学习,2022年7月1日四川农业大学“莺源小队1号”来到了四川省泸州市江阳区南城街道国窖广场,团队成员首先参观了自公元1573年建造以来持续使用至今的白酒行业首家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73国宝窖池群,探访飘香千年的中国白酒文化。1573国宝窖池群是我国现存建造最早、文物保护规格最高、连续使用时间最长、保存最为完好的原生古窖池群落,是中国唯一与都江堰并存于世的“活文物”。团队成员在参观了国宝窖池后纷纷表示,“太震撼了!第一次零距离参观浓香白酒的窖池和酿造过程,我们看到了一家百年企业对匠心匠艺的坚守。”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国窖广场陈列馆酒厂工人正在忙碌酿酒

图为团队成员参观国窖酒博物馆的文物

随后团队在国窖广场拜访了当地多家酒家,深刻认识了泸州酒的酿造、售卖过程以及防伪情况。团队成员了解到,泸州老窖引进了兆信科技的一物一码防伪技术,对包括溯源系统、数据系统等在内的管理体系进行挖掘与应用,给予每件商品一个独家的防伪凭证,每件商品一个电子身份证。消费者通过扫码就可以获取商品的详细信息与查询次数,如果是第一次被查询,一般可认为该商品为行业正品。最终借助防伪体系给消费者打造一个安全、可靠的消费环境,利用一物一码大数据以及各种营销工具,进而助推泸州老窖整个管理体系的数字化升级和产业转型发展、商业模式创新。

图为团队成员走访了解泸州老窖的防伪标识

图为团队成员采访国窖广场附近的泸州老窖店家

泸州酒业,始于秦汉,兴于唐宋,盛于明清,发展于新中国,与巴蜀酒文化一脉相传泸州因酒而著名,酒因泸州而发展。如今,在这个互联网时代,泸州酒业在线上线下销售的成功离不开其成熟的防伪方式。团队成员认为防伪标签供应商在技术上不断追求“不可复制、难以仿造”时,更应把“操作简单、易于识别”放在首位。否则,再先进的防伪技术对于消费者来说也是毫无意义的。